《中国战略观察》
2014年第11期文章概要
发布时间:2014-12-10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源 泽

(本刊特约研究员)

        当今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经济竞争前沿、文化交锋前哨、军事博弈一线;国家安全之舟驶入国际战略主航道及安全深水区,惊涛骇浪扑面:地缘战略条件、科技革命冲击、战略同盟关系重组,国际战略形势变化范围之广、速度之快、烈度之大,致中国身处“大争之世”。中国国力发展的雷霆万钧之势引发了国际战略上“龙出大海”与“困龙浅滩”两股力量的大博弈。

        中共十八大决定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旨在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定维护国家安全战略重点、战略优先方向、战略手段和策略,研究解决国家安全的长远重大问题。我们应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认真思考现阶段的国家安全问题,推动国家安全工作不断取得新发展。

《关于中国东亚秩序战略的若干思考》

门洪华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促成稳定的国际秩序被视为大国取得真正成功的重要标志。地区秩序建设是任何一个崛起大国必须回答的战略和外交议题。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如何看待和参与东亚秩序建构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重要问题,也成为东亚各国乃至世界主要国家观察中国崛起效应的重要标尺。

        本文概述中国东亚战略的历史演变,指出中国东亚秩序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发展东亚利益共同体,创立责任共担、大国多担的责任共同体,大力促成东亚命运共同体,培育并巩固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平等、合作、互利、互助的东亚秩序。中国东亚秩序战略应秉持的基本原则是奉行开放地区主义、坚持共同利益路径、积极承担大国责任、适时推进地区制度建设、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抱持战略耐心。作者强调,中国应深刻理解和顺应东亚一体化的基本路径选择,也要实现自身的观念创新、路径创新,从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诸方面进行战略部署,推行基于开放地区主义思路上的新单边主义、新双边主义和新多边主义,成为东亚秩序的积极塑造者。

        中国必须在东亚秩序建设进程中潜在但实质性地发挥主导作用,并着重处理如下中微观层面:其一,制定推动东亚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合作、能源合作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其次,稳定和发展与东亚国家的双边关系,抓住时机率先推进双边贸易、投资、交通运输的便利化;其三,利用传统关系加强内陆地区与周边国家的一体化,西南地区和南亚、东南亚的资源有着较多的互补性,在生产要素的组合方面也有较多的互补性,可修建国际高速公路和铁路,使中国西南货物通过南丝绸之路到达南亚、西亚和非洲;东北地区与日本有着传统的经贸联系,在软件开发、机械制造等方面已经建立了较深入的合作,仍有深化的空间;其四,落实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整体布局,加强与东亚及其他周边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尤其是着重与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和俄罗斯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并将之提升到反战略包围圈的高度加以认识和推行。

《中俄美关系与各自对策》

李长久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当今世界格局仍是一超多强。美国全球霸权地位和影响力在下降,但仍是唯一超级大国。按综合国力比较,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是各有长短的不完备强国和经济体。美国、中国和俄罗斯都是解决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的重要力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特别是中俄美关系良性互动,将对维持世界和平、推动各国经济协调发展和实现共同繁荣做出重大贡献。

       美国对华政策消极面主要变化是加大了从防范到遏制甚至围堵的力度,主要表现在:一、美国海空军力量将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二、实施从TPP到TTIP的两洋战略。三、拉帮结伙甚至再次武装日本。中俄双方合作前景广阔,一是能源合作前景广阔。二是加强了金融领域合作。三是加强在新兴产业特别是航天技术领域的合作。

        美国、中国、俄罗斯都是有全球影响的大国,无论地区热点问题,还是全球性问题,没有美中俄协调与合作,都难以解决。美国继续实行两手政策,对华和对俄罗斯都是实行接触与遏制政策。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关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处理好中美、中俄和中俄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而且影响世界格局的演变。在中美、中俄和美俄关系基础,处理好中俄美大三角关系,增进共识,减少摩擦,管控分歧,避免对抗,加强合作,中俄美将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各国发展和实现共同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中美经济博弈与中美经贸关系》

——《中美经济博弈》一书简介

肖 炼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本人为《中美经济博弈》一书作者自作书介,以详实剖析中美经济博弈与中美经贸关系。

        第一篇:中美经济博弈与“新型大国关系”。本篇讨论了中美元首习近平、奥巴马在两国政府换届后首次战略性和历史性会晤,双方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还讨论业已完成6轮SED和4届SED的历史沿革,每次对话的重点和分歧做了客观详细的分析,这对于把握和预判中美经济博弈的过去和未来提供了依据。

        第二篇:中美经济搏弈与美国经济危机。本篇讨论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发展趋势”、“量化宽松政策”(QE)推出与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评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退出、对美国金融危机中“救市计划”的评估、美国国债及地方债危机分析、美国经济“近优”与“远忧”、美国财政“悬崖”变“斜崖”、美国经济复苏——就业率、通胀率孰轻孰重等内容。

        第三篇:中美经济搏弈与国际格局变革。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格局变革,其实质是“美国做坏事,世界买单”。美国利用所谓“金融创新”制造全球金融泡沫,变相掠夺全球财富。

        第四篇:中美经济搏弈对中国经济的挑战和机遇。在国际格局巨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 发展模式要么被迫,要么主动进行转型。促使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有三大因素:一是“世界经济衰退将长期化”。二是中国经济面临增速下滑风险。三是经济发展方式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

        第五篇:中美经济搏弈的战略思考。中国政府对美政策应从“摸着石头过河”上升到战略高度。应该从战略层面贯彻中美经济搏弈的“十二字方针”:“韬光养晦”、“棉里藏针”、“斗而不破”。在西方7国集团(G7)中的1和6国(美国和另外6个发达国家)之间,应该持“中立的态度”;在G20中的G7和G13之间,应该“不当头”;在G20内部,应该“团结大多数”。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台湾的角色分析》

张 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近年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中国实施对外战略和对台战略面临的最为重大的挑战之一。美国一直将台湾作为制衡中国大陆发展的棋子,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台湾也是“重要一环”。具体而言,台湾扮演稳定可控两岸关系发展的维护者、台美实质关系的提升者和亚洲海洋争议的旁观者角色。

        台湾在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扮演稳定可控两岸关系发展的维护者,台美实质关系的提升者和亚洲海洋争议的旁观者角色。但同时,台湾又不是美国的首要棋子,其角色甚至出现“暗化”,即虽然美国和台湾都希望台湾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但都不想让台湾问题成为地区安全和中美关系中的突出问题,而是希望将这颗水雷尽可能深地沉入水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台湾问题太敏感,任何打“台湾牌”的企图都会引发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这不利于新时期中美关系建设。二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美国和台湾的利益。虽然大陆、美国和台湾对于和平发展的终极目标追求不同,但是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是美国和台湾目前的利益之所在,也是安抚中国大陆、避免中美关系出现大撞车的必要之举。

        台湾角色的“暗化”,给中国的对外战略和对台战略造成了复杂影响。在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下,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出现了极为不利的局面。因此可以说,台湾角色的“暗化”,客观上减轻了中国应对周边安全局势的战略压力,为中国争取主动创造了一定的机会。在对美关系上,双方关系中最为敏感的台湾问题暂时“可控”有助于中美建立和增进互信,减少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障碍,使中美集中精力聚焦于更加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在对台战略上,台湾没有在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发挥重大作用,可以增进两岸执政当局和民众的互信,推动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关系正常化,使两岸关系发展迈上和平发展轨道,为两岸最终统一奠定良好基础。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后果分析》

王灵桂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研究员)

        阿富汗已成美国的“泥潭”。奥巴马政府执政初期,即承诺在2014年底从阿富汗撤出全部战斗部队。目前的撤军进度和种种事态表明,美政府的这种摔“包袱”行为,有可能使阿富汗再次成为境外“三股势力”聚集的乐土,对我新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造成新的影响,为我防范和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国家安全提出了新挑战。我应未雨绸缪、尽早谋划、积极应对,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把对阿经济技术合作提升到政治高度和国家层面;要加大对阿援助力度,巩固中国在阿的良好形象;要将阿富汗问题列为我对美、对俄和周边外交重点,努力防止阿局势失控;要大力强化我与中西亚国家的互信与合作,构建防范和打击“三股势力”的国际统一战线。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西部地区的安宁与安全。实现新疆地区的长治久安,打击和清除“三股势力”是必答之题。因此,从维护我新疆和西部边陲安全的战略考量出发,从打击和清除“三股势力”的实际考虑,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高度重视美军撤离的事态变化及其影响,把阿富汗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多层次、多渠道、多手段地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坚决防止阿富汗再次成为“三股势力”活动的重灾区。做到以下七点:(一)加强顶层设计,把对阿经济技术合作上升到政治高度和国家层次来执行。(二)将阿富汗列为我周边外交重点。(三)努力扩大中美在反恐领域的利益交汇点,防止美在反恐问题上的“两面性”,防止美对我在反恐斗争问题上的立场倒退。(四)把阿富汗问题列入对俄工作的重要内容。(五)把阿富汗问题列入对巴基斯坦工作的重要内容。(六)把阿富汗问题列入对中亚国家工作的重要内容。(七)借沙特阿拉伯最近出台反恐措施之机,加强与沙特等西亚国家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合作,努力构建同阿拉伯国家的反恐统一战线。

《APEC战略成果与时代的变迁》

王嵎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外交笔会时评小组成员)

        今年是APEC成立25周年,也是中国第二次做东道主。APEC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一直在战略上引导着合作发展方向。从战略层面观察,二十几年来,它主要取得了以下引人注目的成就: 一、1993年西雅图会议,领导人庄严承诺要“深化APEC大家庭精神”。二、1994年印尼做东道主,经过多轮磋商,领导人达成一致,宣布要实行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三、1996年制定和宣布了“APEC方式”,即承认APEC成员的多样性。这些战略性成果,为APEC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几年来,APEC正是在这些战略性的指引下运作和开拓前进的。

        今年中国做东道主,共同商定的主题词是:面向未来的伙伴关系,要共商APEC一体化大政方针,推动建立自由贸易区、加速互联互通,以及创新合作,不仅要推动如期和提前完成茂物目标,而且要着力推动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更上一层楼”

《乌克兰局势新动向评估》

俞 邃

(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乌克兰什么时候能做到在俄罗斯与欧盟之间摆平自己的位置,成为东西方的桥梁,方可避免矛盾激化、国家分裂,从而逐渐恢复平静。下面是乌克兰局势新动向的一些具体表现:一、停火协议在执行中,但不时磕磕碰碰。二、乌当局给予东部特殊地位,但东部并不认账。三、乌克兰加入欧盟不可逆转,但时间表推迟。四、俄罗斯表示不反对乌加入欧盟,但会加以制约。五、波罗申科要美国给乌以北约“伙伴”地位,但未获准。六、俄罗斯不惧西方制裁,但受其影响进一步显示。七、俄罗斯声称反制裁,但一些新举措并未出手。八、波罗申科未出席独联体峰会,但不意味着乌退出独联体。九、围绕天然气问题反复较量,但各方还是逐步达成协议。十、普京备受西方频频攻击,但威信再度提升。

《中东乱局愈演愈烈》

丁原洪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高级咨询委员)

        中东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是世界上形势动荡最剧烈的地区,战乱始终未断,人道主义灾难格外严重。形成这种局面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它奉行的利己的错误中东政策。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美国谋划铲除“伊斯兰国”这股恐怖主义势力的做法,依然是“以暴抑暴”,而不是从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入手,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建立真正的反恐联盟,标本兼治,统力解决。以往的经验已经证明,美国主导的这种无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暴力反恐,只会“越反越恐”,制造更大的动乱。中东乱局将会更加不可拾。中东地区各国人民也将为此遭受更多苦难。

《俄罗斯“卢布保卫战”何以愈挫愈勇?》

陈 萍

(本期嘉宾撰稿人)

        今年以来,全球外汇市场风波不断,先是美元指数接连走低,带动非美货币全线反弹,后有卢布汇率跌破历史新低。尤其自3月以来,受俄乌冲突和美欧制裁的影响,俄罗斯遭遇大规模资本外逃,在经济呈现下滑趋势的同时,本币卢布也大幅贬值。为稳定卢布汇率,俄罗斯打响了“卢布保卫战”。然而,从半年多来的市场表现看,俄央行频繁干预汇市等做法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卢布贬值仍在路上。眼下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更推动了卢布汇率大“决堤”,兑一揽子货币汇率创历史新低,也跌破了央行预设的外汇交易底线。在地缘政治危机、油价持续下行以及国内通胀高企、经济内生动力缺乏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俄罗斯经济将长期处于“外忧内困”之中,“卢布保卫战”的拉锯战更将成为一个“常态”,俄罗斯也将愈战愈勇。

        经济停滞、西方制裁、评级被降、油价下跌以及资本外逃,让俄罗斯卢布陷入了暴跌困境。从短期市场因素看,一方面,地缘政治危机是直接导火索。另一方面,作为近期导致卢布加速贬值的另一大因素,全球油价的下跌也难逃其咎。市场分析认为,加息只是减缓卢布下跌速度,不能改变走向。资本外流、国内高通胀以及处于历史低位的油价,均让卢布跌势难撼。不过,俄罗斯将愈挫愈勇。为了让经济平稳着陆,俄罗斯政府正在计划开启其已经“珍藏”了近十年的“安全气囊”。10月14日,俄罗斯财政部第一副部长塔季扬娜·涅斯捷连科表示,2015年—2017年可能会从俄罗斯联邦储备基金中支出约1.5万亿卢布,用于俄联邦政府预算融资,而如此动用这笔基金则是为创立一只危机救助基金,以救助因制裁而受到影响的俄罗斯重要企业。储备基金曾被普京称之为俄罗斯经济的“安全气囊”。

《提高澳门特区治理水平视域下的公共行政改革刍议》

叶桂平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深刻之处在于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植入国家建设的总体思路之中。无独有偶,参选第四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崔世安先生在其发表的参选政纲中亦明确强调,“澳门经济社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对澳门特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可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成为国家和属于国家不可分离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共同的关注焦点和奋斗目标。面对中央的要求,“提高特区治理水平”也将成为下一届澳门特区政府施政的目标之一。其中,如何以创新的思维推进公共行政改革,有效推进澳门特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达致社会善治则更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

        在第四届澳门特区政府施政团队的变革创新蓝图布局中,公共行政改革与各领域的改革都有紧密联系。要按照推进特区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公共行政改革各项任务,为澳门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提供支持和保障。(一)优化政府组织架构。(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三)完善公务人员管理。(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当前,澳门特区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应在积极总结反思中,革新公共管治机制。首先,应确保政府政策得以高效落实及执行。其次,应加强完善澳门特区内部的制度建设。再次,应不断优化政府体制和公务员队伍。最后,应促进特区管治团队和广大居民参与的相互配合。

上一篇:2014年第10期文章概要
下一篇:2014年第12期文章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