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观察》
2023年第11-12期文章概要
发布时间:2023-12-31

网络地缘政治对中美关系的挑战与思考

肖 丁

本刊特约撰稿人

        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在旧金山举行中美峰会,中美关系有望出现某种程度缓和,中方提出中美应共同致力于“五个共同”愿景,两国外交、经济、军事关系不同程度得以修复。然而,从美表态看,美国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没有变,称霸世界的本质难有改变。从本质上讲,美国以地缘政治思维主导和看待中美关系,是其将我作为主要竞争对手的根本原因,企图以“绝对安全”统领战略全局,防止中国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

        一、网络地缘政治思维已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

        各国安全观念中网络空间已成为陆海空天四个维度之后的第五维度,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将决定未来国际权力的关键。美着眼未来强化对华竞争有明确的打击指向,即:对中国高新科技,特别是对半导体芯片等数字经济上游产业进行无情打击;有实力目标追求,即:谋求与盟国主导事关世界未来发展的数字生态系统;有安全意识,即:确保美网络空间“绝对安全”;有权力目标,即:保持美全球霸主地位,维护美式价值观。

        二、美以网络地缘政治激化对华战略竞争,使中美关系充满政治对抗,技术竞争和安全博弈

        (一)中美对塑造网络空间建构的指导原则各异,对抗性难以调和

        中国强调发展、合作、包容、安全、有序和公平正义,而美国强调攻防意识,注重“绝对安全”、排他性网络韧性、维护美式价值观和建构盟友网络。这决定了两国构建数字生态系统的不同思路与指导原则,客观上反映了网络地缘政治对未来中美关系的挑战,使两国难以在全球网络治理领域进行有效合作,竞争和对抗成为突出的政治特色。

        (二)中美在传统经济上虽具互补性,但在面向未来的数字经济领域正展开激烈竞争

        一是对美科技创新和高新制造业进行“历史性投资”,胁迫盟友将半导体制造业产业链向美转移。二是在国际上建构美主导的伙伴关系体系,以关键高新技术的“小院高墙”在数字技术领域强化对华竞争。三是强化对中国高新技术研发、网络平台和相关实体监控和制裁。

        (三)中美网络安全博弈加剧,使中美关系面临安全困境

        一是美情报部门和网军对我网络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和相关大学和研究机构加大攻击力度。二是美加强网军建设,在全球协同盟友加强对我网络监控和攻击行动。三是在国际上设置议题,联合盟友攻击中国的所谓“网络恶意行为”,强化对华认知战。

        三、几点思考

        在理论上弄清美网络地缘政治思维的根源和逻辑,积极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办好自己的事;加强对美网络攻防能力。

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涉外法律体系构建 ——兼论<对外关系法>》

许军珂

外交学院副院长、国际法系教授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而涉外法治则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法治思想的重要“枢纽”。构建中国特色涉外法律体系是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方式,是丰富外交斗争工具箱,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改革的法律基础保障。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构建中国特色涉外法律体系框定目标、引领方向,明确了涉外法律体系的立法重点。中国特色涉外法律体系的构建应满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需求,契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以“宪法—对外关系法—不同板块涉外法律规则”的内在机理和外在结构呈现为上下有序、相互照应的有机整体。处于底层每一板块的法律规则应包括国际法的内化、国内法的外化、外国法适用、执法和司法程序、国际合作等内容,而《对外关系法》在宪法与不同板块涉外法律规则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外关系法》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法律实践成果,实现了对外事工作的统筹协调,为新时代中国对外交往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法律遵循,是新时代运用法治思维做好对外交往工作的重要举措。

2023年十大年度国际新闻

孙海潮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欧洲中心主任

        世界分裂与碎片化趋势加速发展,俄乌冲突战火更炽,以巴冲突战端又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深化。美国因霸权衰落而日益强烈的战略焦虑综合症,是国际形势剧烈动荡的总根源。中国的国际形象更加高大,近悦远来。

        一、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美欧对乌军经金融援助疲态已现

        二、美国政治乱象无以复加,两党报复和相互弹劾成为日常

        三、沙特与伊朗实现“世纪大和解”,中国斡旋获得高度评价

        四、金砖峰会向世界展示“全球南方”的信心和力量

        五、华为技术突破标志美国对华科技封锁制裁破产

        六、非洲罹患“政变流行病”,西方势力遭历史性削弱

        七、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行

        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变乱交织的世界点亮前行之路

        九、巴以战火重起,以色列屠杀平民的暴行激起全世界怒潮

        十、中美元首会晤达成“旧金山愿景”

中俄关系2023年迈出新步伐

俞 邃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

        中俄自从苏联解体后建交以来,尤其是1996年4月确立平等互信、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2001年7月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之后,两国关系始终保持稳定、全面、深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可喜势头。2023年又迈出新的步伐,在全球战略层面和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结出合作新硕果。中俄关系被公认为大国关系的典范,经验非常丰富且十分珍贵。

2023年度国际经济形势评估和发展展望

庞超然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低增长”是 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的主线,根源在于高通胀、高利率的发展环境,大国经济表现不如预期,疫情“疤痕效应”仍在。“新动能”表现喜忧参半,绿色领域新旧能源投资转换加快,但旧能源仍需要发挥安全保障托底作用;数字领域发展迅速,但也引发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博弈。“换格局”依旧延续了过去几年的基本情况,在政治的强力干预下、在产业链供应链以及国际规则的持续重塑下,国际经济发展的格局仍在发生变化,发达国家内顾倾向加强,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仍在持续。预计2024年经济难见起色,频繁的大选可能带来更多“黑天鹅”挑战。对此,建议要率先稳固好国内经济发展基本盘,以内部的“稳”来有效应对外部的“变”;同时,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继续为外向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

新时代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研究

黄燕芬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2019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将有利于北京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历史表明往往都十分注重打造现代都市圈,像东京、巴黎、伦敦、柏林、墨西哥城、莫斯科、首尔等等都是发挥核心城市的作用,通过都市圈带动形成城市群,充分发挥大都市和首都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也是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更好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通过营造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增长极,进而实现京津冀三地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十周年建设成就回顾与未来工作着力点

李 然

本刊特约撰稿人

        2023年恰逢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惠及150多个国家,打造了一条通向共同发展的合作之路、机遇之路、繁荣之路,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

        一、“一带一路”十年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第一,在政策沟通方面,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政府间战略沟通为支撑,以地方和部门间政策协调为助力,以企业、社会组织等项目合作为载体,建立了多层次、多平台、多主体的常规性沟通渠道。

        第二,在设施联通方面,扎实推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功建设了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蒙内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和旗舰工程。

        第三,在贸易畅通方面,与共建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合作平台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第四,在资金融通方面,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供给持续优化,投融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金融合作空间向纵深拓展。

        第五,在民心相通方面,与共建国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扩大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传染病、传统医疗等领域合作,“一带一路”框架内的文化、教育、旅游、科技、减贫、体育、抗疫合作不断深入,向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提高协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我们要深刻认识、冷静判断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给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精神,既要保持战略定力,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内和国际、合作和斗争、存量和增量、整体和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办好自己的事;又要树立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做到临危不乱、危中寻机、开拓进取、勇开新局,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三、未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工作着力点

        第一,要巩固合作基本盘,把既有成果落实好。第二,要积极谋划增量提升,拓展合作新空间。第三,要提升海外利益保护水平,着力加强项目风险防控。第四,要汇聚各方力量,共同讲好“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故事。第五,要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实践和理论创新发展。

重置欧洲商业模式与中欧经贸关系展望

张 屹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疫情时期的欧洲治理模式催化了经济与政治的深入一体化,从积极方面来看,欧盟有望在未来实现财政一体化的稳定模式。然而目前欧盟除了在对俄制裁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在其他领域的集体行动乏善可陈。欧洲目前面对的危机不仅仅来自于疫情,欧洲商业模式也应受到质疑,以能源密集型的重商主义生产模式为核心的欧洲商业模式并没有持续性地向前发展,这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全球因素。欧盟对美国《降低通胀法案》的反应或许对维护单一市场、制约成员国的单边主义行动有积极作用。但中欧经贸关系的正常化任重道远。

全球价值链重构下的拉美调整与再定位

岳云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本文采用UNCTAD-Eora全球价值链数据库,测算了拉美国家2006年至2021年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及其地位指数,从地区总体、国家以及产业部门三个角度入手,全面讨论了拉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拉美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了该地区进一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条件与可能边界。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价值链重构“泛安全化”趋势上升的背景下,拉美具有地缘、制度和规则三重短期优势,并具备禀赋、产业和绿色三大在中长期优势,近年来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得到了总体提升。但产业和国别异质性也开始显现,加勒比和中美洲多数国家及墨西哥受益较多,更多加入全球产业链下游;南美国家继续以原材料供应者身份保持在产业上游,但部分国家被边缘化的现象明显。中国应对拉美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受益的形势形成充分预判,结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设,积极主动调整对拉经贸合作战略与战术。

上一篇:2023年第9-10期文章概要
没有下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