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冯仲平在《现代国际关系》上发表文章 阐述智库如何创造高质量成果
发布时间:2016-05-18

        2016年5月17日,论坛理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在《现代国际关系》上发表题为《智库如何创造高质量成果》的文章。

        文章指出,目前,中国智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智库不清楚决策部门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决策部门觉得智库提供的成果不管用。就智库发展而言,当前最大的矛盾,如同国内某些产业一样,也是现有产品满足不了高端市场需要。高端智库建设应做的就是解决这一矛盾,同样需要在供给侧上下功夫。

        文章提到,优化环境、为研究者提供一种好的研究氛围和管理制度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须敢于创新,对现有的智库管理运作模式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会诊。创新应聚焦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让研究者既有获得感,更有荣誉感。另一方面,智库要为研究者营造合作、包容的环境。

        文章指出,提供高质量成果对智库研究者提出了高要求。

        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做任何研究都需要动力。智库研究的动力有所不同,由于智库的目的在于资政建言、影响引导舆论( 包括国内外) ,研究者需具备强烈的为国家和社会分忧解难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如此才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如前所说,智库的研究题目有些是从上至下布置、订单性质的,但同时大量的题目尤其是有前瞻性的题目需要研究者自己来提出。因此,没有很强的责任意识,也就难以形成问题意识,没有创作的冲动。

        研究者在具有满腔热情的同时,还要肯于吃苦、耐得住寂寞。从发现、剖析问题,到寻找解决问题之策,每一步都非易事,都需要收集关键性资料,知悉现有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持续的思索。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思想上不停的肯定、否定和再肯定的煎熬。这显然需要研究者肯付出、能吃苦、不分心。总之,研究精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经过研究者千锤百炼、劳神费心打造而成的。

        智库研究者要出精品既要有责任心、坐得住,也要会研究。会研究意味着要练好内功,首当其冲的是搞好基础研究。具体到研究国际问题的智库,没有对国别、地区以及某领域的长期跟踪和扎实雄厚的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动向研究就只能够拾人牙慧,或限于表面现象的解读。基础研究当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收集资料。一手材料( 官方文件、经济数据等) 、二手材料(新闻叙事及评论、外国同行的研究成果) 均十分重要。但无论是一手材料还是二手材料,都不能采取“拿来主义”。前者特别是有关数据一定要考虑其是否来自权威可信机构,对于后者则更须对相关报刊、研究机构甚至一些大牌学者的“话语倾向”心中有数,防止被其“忽悠”。占有与题目相关的材料越多,就越能体现专,对全面、客观的分析问题无疑有益。但思考的深度既依赖专也依赖博。正所谓不知全局不足以知一域。对于一个智库研究者来说,练好内功,意味着又专又博、专博互促。

        智库研究者还要乐于、善于与人合作。前面提到智库管理者要营造合作氛围,对于研究者来说具有团队精神非常重要。个人潜心研究的同时,参与、组织集体讨论既有助于研究报告质量的提升,也有助于研究者本人的顺利成长。国外一些智库和大学经常邀请要人、名人、专家做演讲,也常利用午餐会等形式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多数情况下先由课题承担者提出初期成果,之后请与会者挑毛病、提意见,达到相互启发的效果。中国学者常发现欧美同行大多能言善辩,这与他们从学校里就开始经常参加各种讨论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重要关系。总之,智库研究者要养成集体攻关的良好素养。

        概括起来,高端智库建设重在打造高质量成果。高质量成果要求智库能够吸引人、留住人,创作者则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肯吃苦、能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




上一篇:理事袁鹏在《现代国际关系》上发表文章 点评中国智库的道路建设
下一篇:副理事长李捷在《湖南日报》上发表文章 点评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的五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