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刘红发表文章 回顾2019年两岸关系要点
发布时间:2020-02-17

        2020年2月17日,论坛理事、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刘红在《中国台湾网》发表文章回顾2019年两岸关系要点。

        观察2019年两岸关系,一方面由于蔡英文当局否认“九二共识”,极力推进“台独”和干扰两岸交流,同时“1·11选举”竞选过程又产生不小影响,两岸关系严峻复杂态势在持续;一方面在“1·2重要讲话”指引下,大陆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的同时,全面推进“促统工作”,两岸民主协商、两岸交流交往和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取得新的成果。总之,年度两岸关系呈现大陆促统期、“台独”频发期、台湾选举期、两岸紧张期等“4期叠加”的特点。

        一、促统纲领的推出和贯彻

        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的《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重要讲话,集雄才大略和深邃思想,寓锐意进取和务实包容,有立意深远和博大精深,面对如何围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进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伟大斗争,建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伟大工程,推进和平统一伟大事业的时代命题。在总结70年来对台工作基础上,依据对台工作新论述、新理念和新要求,阐述了立足新时代做好对台工作的重大政策主张和以“一国两制”为主体的和平统一基本方略,是指引新时代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和平统一伟大事业的动员令,具有划时代意义,必将有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1·2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重要论述的集中体现,坚持总体思维、底线思维、主导思维、创新思维、民本思维和法治思维,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和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谋划对台工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以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坚持持续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以推动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坚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以持之以恒做台湾人民工作,坚持反对和遏制“台独”以积极防范化解台海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新时代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性文件,为应对“4期叠加”的两岸关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准备、思想武器和政策主张。

        二、主导和干扰

        大陆强势主导,蔡英文当局极力干扰,是面对台湾“1·11选举”期间两岸间的主要较量。

        一年来,大陆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思路,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反对“台独”,坚持营造有利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外部环境,坚持不断扩大两岸交流的领域和提高两岸交流的层次。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1·2重要讲话”,面对两岸关系严峻复杂局面,根据蔡英文当局否认“九二共识”、恶化两岸关系的现实,重点转向全面推进促统工作。二是坚持“九二共识”、“精准打独”,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推动两岸交流合作。三是注重落实“惠台政策”,在“31条措施”基础上,坚持创新和发展,制订、落实和贯彻“26条措施”。四是启动两岸民间协商,先后进行了3次两岸重要对话。大陆在强化主导权,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局面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对于大陆的强势主导,蔡英文当局极力干扰,一是敌视大陆,不遗余力营造“恐中、反中”氛围,恶化两岸关系。特别是蔡英文“双十讲话”与前三年大不相同,如去年还大谈产业、能源、交通、养老、治安等岛内问题,此次则是通篇充斥大陆“威胁”台湾、“挑战”区域稳定和平的论调,大肆煽动仇视大陆,更叫嚣台湾是面对“中国崛起和扩张”的“第一道防线”,不遗余力营造“恐中”“反中”氛围。二是制订“专法”,年尾突击制订“反渗透法”,修订“国安5法”、制造“间谍案”,恐吓民众,压制交流。

        “主导和干扰”较量的增加,成为两岸关系紧张期的重要特征,也是“4期叠加”的必然反应。

        三、危机和机遇

        两岸关系严峻复杂,主要原因是存在危机。蔡英文当局大陆政策任性妄为,极力攻击“一国两制”、否认“九二共识”、挑衅大陆,积极配合美国一些政治势力的“台湾牌”玩起“美国牌”,热衷图谋“外交突破”,蓄谋“公投”、“修法”、“修宪”、“释宪”等“法理台独”,虚构涉及陆生、陆客、陆资、陆媒的政治案件,一再激起两岸关系危机。

        尽管潜在和公开的危机不少,但大陆有实力、有经验、有智慧、有自信、有定力应对,从容应对,不仅有效调控和控制危机,化危机于无形,而且科学应对和处理危机因素,把危机变成转机。客观现实是,越是否认“九二共识”,岛内接受“九二共识”的共识越来越强化;越是“恐中、抗中、反中”,大陆形象越来越正面化;越是限制台胞接受大陆系列惠台政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越来越深化。

        危机变转机的典型是,一是自2018年“九合一选举”以来,“九二共识”继续成为蓝营候选人的竞选大旗;二是蔡英文当局不遗余力地图谋“外交突破”,结果去年5月2个,8月1个,今年9月所罗门、基里巴斯两个“邦交国”离台而去。上述事件,富含两岸关系“危机变转机”的辩证法,也是两岸关系紧张期的必然结果。

        四、融合和成果

        在促进两岸经济社会文化融合发展方面,大陆围绕提供便利和同等待遇为实质内容的“惠台政策体系”,从促统工作需要的高度,全面推进和强化,特别是从促统高度重视和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

        “1·2重要讲话”强调要团结和依靠台湾同胞,“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的同时,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人要帮中国人,要全心全意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交流层面,继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两岸要应通尽通,推进“新四通”、“小四通”和“普惠共享”。在落实“1·2重要讲话”和“惠台31条”方面,大陆各地各行各业各级,认真学习,大胆创新,强调落实。2019年11月4日,出台“26条措施”,是“31条措施”、取消就业证明、发放居住证后,根据各地落实细则,特别是总结贯彻实施的经验教训,“惠台政策体系”的细化、深化和强化。

        面对大陆“惠台政策体系”的推进,蔡英文当局是严防死守,也是从政策、法规、法律、舆论等全方位进行阻挠,只是面对“惠台政策体系”的政策红利,面对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时代大潮,面对两岸共同发展机遇,蔡当局设置的种种障碍显得可笑和无奈,也是大陆促统期的基本成果。

        五、两岸交流的推进和调整

        两岸交流40年,经贸和各项交流年年有增加,即使在陈水扁时期也是增长型,或者说增长成为常态,一时成为判断两岸关系好坏的思维定论。面对蔡英文当局否认“九二共识”、恶化两岸关系的图谋,两岸经贸、人员等交流的政治基础、氛围、环境、条件不同,大陆坚持“九二共识”、坚持两岸交流的方向是走向统一、坚持两岸关系发展趋势要相向而行,在全力推进两岸交流的同时也有一些调整。

        因为蔡英文当局“恐中反中,抗-中-保-台”,造成两岸交流进行一些调整。如2019年上半年,两岸进出口贸易额为1044.8亿美元。如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发布公告:鉴于当前两岸关系,决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台湾旅游部门表示,9月陆客减少七成,国庆长假陆客只有以往三分之一,为11年来最低。如两岸经贸,根据商务部统计,1至9月,两岸贸易总额164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其中大陆从台进口1251亿美元,同比下降6.4%;对台出口397.7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台湾相关部门的统计,下降要更大些。同时,台商对大陆投资衰退幅度有所加大,根据商务部统计,1至11月实际利用台资仅15亿美元,全年不到20亿美元,下降幅度较大。

        两岸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铺路石”,两岸经贸是和平发展的压舱石,在基本面和基层交流向好的情况下,“量”的必要调整,更有利于发挥两岸交流的正面导向作用。当然也有“4期叠加”的背景。

        六、促统设计的展开和成果

        作为大陆促统期的重要工作,是按照“1·2重要讲话”的基本精神,是开始从“实现和平统一目标、丰富和平统一实践、维护和平统一前景、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增进和平统一认同”等方面,全面推进促统工作。

        作为大陆开展促统工作的具体成果,一是开始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根据“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的指导思想和架构核心,围绕相关要点和内涵,一年来,洪秀柱的青雁基金会、郁慕铭的新党代表团、高金素梅的台湾各界人士代表团,与海研中心等提出深入进行民间协商、探讨“一国两制台湾模式”、提出两岸关系的多项共同倡议。这是大陆促统期的工作重点和基本任务。

        七、台湾牌和美国牌

        2019年间,一直闹忙的是蔡英文当局和美国一些政治势力密切配合,同恶相济。美国一些政治势力,为把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大陆的工具,一直密谋要突破在台湾问题的中国大陆底线、虚化“一个中国政策”,突破中美3个联合公报确立的政治基础,同时为介入台湾政治演变、操控台湾“1·11选举”提供便利。年内,美国的“台湾牌”和蔡英文当局的“美国牌”联手,重点有图谋战略连接的“突破”、把台湾纳入美国的“印太战略”,图谋高官往来的“突破”、以此来表明台美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图谋军事合作的“突破”、强化美台双方的“实质关系”,图谋“挺台法案”的“突破”、形成所谓“台美伙伴关系”。“四类突破”图谋之下,也出现过蔡英文窜访、过境美国、高层接触面扩大,美国3年来4度军售44.5亿美元、以及8月18日准备80亿的66架F16V战机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更要看到,在大陆主导下,“台湾牌、美国牌”没有在两岸关系中掀起什么波浪。

        “美国牌”和“台湾牌”式微,大背景是在中国大陆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开展“一带一路”等新型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战略中,台湾问题已经没有国际感光度;大背景是中国大陆在贸易摩擦中已经显示出自己的优势,所以“美国牌”和“台湾牌”是泥牛入水水波不大,对两岸关系演变、对岛内政局走向的影响力都在收缩,更是无法阻挡大陆的对台作为的推进。这是“4期叠加”的综合结果。

        八、选举期和常态化

        进入选举期,也是“4期叠加期”,就大陆政策而言,国民党和蓝营的大陆政策相对稳定,承认“九二共识”,支持两岸交流,相对来说在“选举期”大陆政策的变动有限,韩国瑜等各候选人宣示,接受“九二共识”,推动两岸交流,造福台湾民众。

        与上述不同,民进党当局大陆政策的功利性、政治性和“台独性”,2019年内到来十分疯狂的程度。就两岸政策的目的和性质来说,两岸政策除了规范对大陆的行动同时,作为朝野较量、蓝绿博弈的政治工具,成为选战战略和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选举期”一般也成为绿营的“台独狂躁期”,大陆政策中的“台独因素”也在增加。特别是蔡英文方面在“九合一选举”以后的“1·11选举”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就两岸政策的任务来说,主要是对选民进行深度政治动员,争取更多选票,已经成为蔡英文方面胜选的“葵花宝典”。就两岸政策的策略手段来说,蔡英文的民调支持度虽然“很高”,但其深知既没有政绩基础,又没有人品基础,更没有政治基础,所以故技重演,通过攻击大陆,煽动对大陆的恐惧与仇恨,制造两岸对立与对抗;诬蔑大陆制造假新闻、干涉选举、统战以国共联手等,作为争取选票的“票房狠药”,都是大陆政策的翻版。

        台湾“1·11选举”蔡英文连任,两岸关系严峻复杂态势依然。一是蔡当局会时而表达“善意”,重申“维持现状、不挑衅、不对抗”政策,讲缓和讲交流讲对话,要两岸交流和红利,重点是图谋确立“没有‘九二共识’的和平发展”的政治定位。二是反对“一国两制”,否认“九二共识”,通过“国安五法”、“反渗透法”等恶法,制造绿色恐怖,干扰两岸交流,恶化两岸关系。三是加大“倚美抗中”力度,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军事等领域,以及南海、香港、新疆等问题上,全面配合美对华遏制战略。

        对于两岸关系严峻复杂的局面,大陆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成功作为,更有充分的现实准备,在新的一年里,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发展两岸交流交往,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将取得更多成就。

 

                                                                                     (文章来源:《中国台湾网》




上一篇:理事长何毅亭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 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历程和成就
下一篇:理事左凤荣在《人民论坛杂志》发表文章 评析大国崛起的根基